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指明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方向和实现路径,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文化思想,2024年3月29日,国重有机光电材料党支部一行15人组织党员同志参观学习了由赴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参观“共饮一江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本次展览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地域多文化为主线,共分为“巴蜀并辉”“群雄竞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大部分,集中展现了商周时期巴蜀、荆楚、吴越三大文化圈既独具气质、风格名异,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本次特展共联合了18家文博单位的馆藏,汇聚了来自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共137件/套珍贵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比近40%,是粤博近年来引进文物级别和数量最高的展览之一。
滚滚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党员同志们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了解了每一件青铜文物的来龙去脉,领略着当时的绚烂文明,无不惊叹几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长江流域丰富的文物资源,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的生动载体和深厚滋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不仅是艺术、生活与技术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的见证,更更说明证明青铜文明是长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然之义。支部党员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和民族的自信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深厚扎实的文化信仰和基础。
据悉,本次展览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地域多文化为主线,共分为“巴蜀并辉”“群雄竞华”“多元一体”“天下归一”四大部分,集中展现了商周时期巴蜀、荆楚、吴越三大文化圈既独具气质、风格名异,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文明气象。本次特展共联合了18家文博单位的馆藏,汇聚了来自长江流域的四川、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的共137件/套珍贵展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占比近40%,是粤博近年来引进文物级别最高、数量最多的展览。(图文/王俪蓉 初审/秦安军 复审/乔湘楠 终审/彭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