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n 姓名:吕瑶 |
n 性别:女 | |
n 所在系:建筑系 | |
n 职称/职务:副教授 | |
n 电话:13826143117 | |
n 邮箱:luyao@scut.edu.cn |
▎学习经历
2011-01 至 2017-08,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建筑学, 博士 2007-09 至 2010-07, 同济大学, 建筑学, 硕士 2008-09 至 2009-09, Bauhaus University (Weimar), 城市设计, 硕士 2002-09 至 2007-07,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学, 学士 |
▎工作经历
2021-09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 副教授 2019-11 至 2021-09,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桃子汉化组移植游戏大全, 助理研究员 2017-11 至 2019-11, 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 |
▎教学情况
主讲本科一、二、三年级的设计课并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主讲1门研究生理论课;指导硕士研究生;发表教改论文《基于全阶段参与的绿色建筑协同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参与在编十四五规划教材《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绿色建筑数字化设计》的撰写;合作指导2018、2021“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并获2018中国赛区冠军、2021迪拜赛区冠军;合作指导2021“亚洲弹性设计竞赛”获最佳建筑技术设计奖及工作坊最佳城市设计奖、2022“国际弹性设计竞赛”获最佳环境设计奖;合作指导“第二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二等奖。 |
▎研究方向
重点针对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舒适度提升这一总目标,根据建筑类型探讨不同建筑设计要素对此优化目标的协同作用规律及各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高效准确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及优化结果在建筑实践上的应用衔接方法,同时对具有较大绿色价值潜力的建筑构件及材料的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 |
▎学术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包括:(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基金中心中德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2)获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SCI&SSCI双收录论文2篇,CSCD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3篇,EI论文3篇;(4)独立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5)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6)入选2017广东省“珠江人才支持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计划。 |
▎学术兼职
获得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证的被动式建筑设计师资格证书,美国绿建协会认证的LEED AP, WELL AP证书,以及Active House 国际联盟认证的AH AP 证书。参与标准制定及多项实践项目。
|